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来自社区的两封感谢信……
日期:2023-07-28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日,光华路街道四方新村社区和红花街道春天家园社区送来感谢信,对秦淮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普法宣传工作作出感谢,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如何做的。

01

打造精品街巷,我们这样做

为进一步打造干净、整洁、安全的市容秩序,创造更优法治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法治化治理水平,秦淮法院红花法庭与红花街道联合打造“党建引领 精品街巷”项目,依托“南部新城片区综治办”平台,组建“精品街巷专家团”,一站式解决商户诉求。

红花法庭联合南部新城片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红悦社区,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法律诊所》实践课程,通过情景剧这一新颖形式,针对辖区内商业租赁纠纷进行普法。

    除此之外,秦淮法院法官与“红花街道南部新城片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走进复地活力广场开展普法活动,将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更加清楚查明案件事实、便利案件双方当事人参与诉讼,同时为了更好地释法普法,选取典型案件将法庭“搬到”“综治办”进行公开审理。充分利用“徕斯数字微法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延伸诉讼服务,让群众不到法院就能解决纠纷。

02

铸就司法护老之盾,守护“夕阳红”

随着全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尤为应当在全社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秦淮法院秉承“司法护老”的理念,根据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创新涉老普法宣传与法治引导的形式和载体,构建全媒体传播的新格局。

秦淮法院不仅用情景剧普法,还有以案说法,根据老年人的法治需求送上普法“大餐”。红花法庭联合南京公证处立足《民法典》的相关条文,以群众最关心的遗产继承问题为重点,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对如何厘清遗产权属、简化遗产移转和传承的方式、防范经由遗产继承引发的纠纷等问题做出详细讲解。通过详实而接地气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释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家对常见的法律知识有了初步了解。

除此之外,红花法庭还会定期邀请老年人近距离观看庭审,让他们更直观地接受法治教育。选取典型案例在法庭大厅、公告栏展示,借助法院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大线上普法力度,达到“从一案到一片”的普法效果。

03

源头治理共创“金色家园”

社区是基层组织的“细胞”,如何更好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从源头尽量减少纠纷,是人民法庭深入思考的问题。红花法庭坚持发展“枫桥经验”,认真开展“一法庭一品牌”建设,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权益保障需求,充分发挥法庭贴近群众,源头解纷的独特优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司法能力。

红花法庭选取典型案例到社区开庭、上门调解,为群众提供“在家门口解决纠纷”的便民诉讼机制,还创新推出“树荫下的法律讲堂”、“广场法庭”等普法形式,通过这些方式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法官和学生们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沉浸式普法活动体验,比单纯的法律说教更有效果,群众不但学到了相关法律知识、增强了自身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还能有效运用到平时的生活中,有助于提高生活品质。”光华路街道四方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周静娅称赞道。

7.28感谢信.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