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改革调研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通报了关于全国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评选结果。本次评选活动收到参评稿件6688篇,比2022年的4838篇增长38.2%,涉及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领域,最终评出获奖案例分析585篇,其中一等奖22篇,二等奖115篇、三等奖224篇、优秀奖224篇。
秦淮法院刘方辉、黄茜、周可荃组成合议庭办理、郭冰冰编写的《叶某某等人合同诈骗案——特许经营加盟合同签订中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界分》获评全国法院系统2023年度优秀案例分析优秀奖。
内容摘要: 近年来,特许经营方采用欺诈手段诱使合同相对方签订特许经营加盟合同后消极履约,放任加盟商经营失败的案件频发,如何准确划定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合理边界成为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通过对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案件的主客观区分要素进行梳理,以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合理划定该类案件的民刑界限,对以非法占有加盟费用为目的,在开设的公司不具备特许经营资质、特许经营资源及成熟经营模式的前提下,隐瞒影响合同签订目的实现的基础交易信息,吸引加盟商签订加盟合同,后在合同签订后消极履约,不予履行合同约定的实质性指导、培训等义务,放任加盟店经营失败,侵害了加盟人的财产权益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情形,构成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