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执行公开 > 执行动态

执行动态

无偿转让核心资产,上门释法促履行
日期:2023-10-30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日,执行法官从一份资产转让合同中发现案件执行的堵点,经过细致的释法说理,终于让被执行人选择恪守诚信:

数年前,某被执行餐饮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甲向王某借款六万元,一直没有归还。债权人王某起诉讼,后判决被告张某甲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原告王某借款本金六万元及利息,但张某甲一直没有主动履行。

该案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多次传唤张某甲,张某甲均不到场,电话亦不接听。2023年9月,执行法官前往该餐饮管理公司所经营的调查情况。

执行法官在现场对该店的经营流水进行了查看,发现餐饮公司正在经营且收益良好。经查,该饭店的法定代表人已更改为被执行人张某乙,张某乙系张某甲之兄。

在执行现场,执行法官拨通了该餐饮公司现在的法定代表人张某乙电话,之后张某乙来到现场,表示虽然店铺还在经营,但背后的公司已经换了,作为被执行人张某甲的某餐饮管理公司已将餐饮店的经营权包括店内物品等全部转让给了另一家公司,现在被执行人张某甲已无财产可供执行,并提供了一份转让协议。

执行法官仔细研究了该转让协议,发现了症结之所在:该协议是在原判决生效后签订的,且作为受让方的案外人甲公司并未支付对价,这种无偿转让的行为涉嫌无偿转移财产。

执行法官向对方告知,此前的无偿转让行为已涉嫌违法,请务必在一周内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如公司仍拒绝履行,法院有权对公司及法定代表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执行措施,同时会对物品进行查封和扣押。

“饭店尽快履行债务,对你们自身的经营形象是好事,诚信经营才是经营之本。同时,申请执行人年事已高,也希望你们从关爱老年人的视角出发,为大家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执行法官说道。

通过法官的调查和法律释明,并与张某乙进行了耐心的沟通和警示,张某乙承认了签订转让协议的目的在于躲避执行,请求法院暂缓对店面内的酒水等物品进行查封,愿意积极履行债务。

执行法官对张某乙表示:“查封、扣押只是执行手段而非执行的最终目的,如果你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债务履行方案,法院可以暂缓扣押,并调解你们双方达成执行和解。”

张某乙同时也向在执行现场的申请人王某保证一定履行债务。鉴于张某乙的态度诚恳,且获得了申请人王某的谅解,执行法官暂缓对该餐饮店的物品进行扣押。当天下午,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

这一案件的执行,在促进了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推动企业继续诚信经营的同时,也保障了作为老年人的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在今后的执行过程中,秦淮法院将会继续秉承高效执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积极守护企业诚信根基,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