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密室逃脱作为新兴娱乐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不同主题和种类的密室也越来越多。很多人为了追求刺激选择体验恐怖主题的密室,这其中也有不少未成年消费者参与游戏。那么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有人受了伤,玩家和商家分别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报道了秦淮法院少家庭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玩“密室”意外受伤,起诉商家维权的案件。 小黄和同学一行六人(均为15周岁的未成年人)一起游玩密室时,小黄在抵御工作人员扮演“电锯狂魔”时左手撑抵房门,致其手掌受伤。游戏结束后,小黄联系了其父母带其去医院,在经过医生诊疗后,是较为严重的手骨骨折。第二天,小黄父母找到某娱乐中心,要求赔偿。但被告仅愿赔偿300元且拒绝道歉,于是小黄父母在调解失败后将娱乐中心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案涉娱乐中心未按法律规定、行业要求对剧本脚本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游戏中未尽到更高的注意义务,未坚持要求原告佩戴护腕,在小黄抵门阻挡时未能控制推门力度,导致小黄手部骨折。同时,对小黄及其监护人是否存在过错,法院认为,小黄在购票参与游戏时虽知晓游戏标注“重度恐怖”,但作为第一次体验该游戏的参与者,对“重度恐怖”的实际体验感、游戏场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不知晓;身处黑暗空间,因受惊吓而用手抵门属正常应激反应。 随后,采访中少家庭庭长朱教莉表示,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不健全,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经营者、管理者对未成年人应承担更高标准的安全保障义务。专家研究认为,未成年人相比成年人更喜欢密室逃脱、剧本杀类似游戏,应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脚本应当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设置的场景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应当在显著位置予以提示,并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