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金陵长安】秦淮法院:强化涉民生审判 在每一个案件审理中践行“为群众办实事”
日期:2022-12-04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秦淮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涉民生案件,抓住关键节点,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多渠道、多方位、多举措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力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18起案件集中调解,

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按下“快进键”





2022年5月6日,18位劳动者一起将原用人单位南京某设计院起诉至秦淮法院,要求支付拖欠的2019年绩效工资及离职经济补偿金。

由于本案涉及劳动者众多,民一庭专门组织了法官会议进行研讨。法官们一致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设计院拖欠的绩效工资必须支付。但是关于经济补偿金,2020年2月恰逢新冠疫情爆发期,设计院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而18名劳动者的离职对设计院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重创,现又面临巨额赔偿的风险,这对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本系列案应尽量通过调解的方式处理,最大化平衡双方权利。



法官会议结束后,各位法官便立即与双方当事人多次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双方诉求,并分别从情理、法理上进行协调,一方面督促设计院想办法尽快将拖欠劳动者的绩效工资补足,另一方面希望劳动者能对原用人单位的经营困难多些体谅。经过法官的努力,双方的矛盾冲突终于有了很大缓和。

6月6日是端午节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这天一大早,18位劳动者与设计院工作人员便来到法院,在法官的主持下开展调解工作。调解现场气氛和谐,劳动者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仅要求设计院支付拖欠的2019年绩效工资,设计院当即表示同意给付。该批劳动争议纠纷一次性解决。

以上案件的办理只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保护企业正常经营的缩影,秦淮法院今天还发布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劳动者权益保护与企业用工风险化解问答》,还与高新园区管委会、人社局、工会等部门府院联动,联合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线上+线下,净化网络消费环境





“跑腿外卖、直播带货、二手市场……多种多样的消费形态是否让你眼花缭乱?拆封退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维权过程是否让你感到心力交瘁?”相信有维权经历的消费者都会有类似的感受。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在经济社会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购物方式、层出不穷的新业态,线上与线下消费环境亟待规范与改善。

“为了能够更加适应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高层次需要,我们法院今年不仅筛选了十个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典型案例,用讲故事、说法律的方式,给消费者最直接的提示。同时呢,我们法院还与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督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联合开展“双线”保护,净化网络消费环境的十项措施》,希望在网购越来越频繁的时代,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精准的保护。”秦淮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采飞说道。



在3月15日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民一庭副庭长凌沙沙对该文件进行了解读。法院要完善小额消费纠纷快审机制,成立“网络消费维权专业合议庭”,采取“线上+线下”并行办案模式,开通纠纷诉前调解、立案、审理、裁判、执行“一条龙”绿色通道,提高消费者维权效率。为了强化联动的效果,文件还提出了执法司法衔接的机制,法院对市场局认定的侵权违法事实等要依法予以采信,发现有其他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及时移送相关线索,对申请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罚案件依法予以支持。

当然,市场的环境是由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组成的,消费者的权利要保护,经营者的权利也要得到保障。“在多起网络平台商户起诉消费者的名誉权纠纷案件审理中发现,因消费体验网络评价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件较往年增多。如何在源头上压降纠纷,同时实现对于平台商户信誉的保护,我们想到了用司法建议。”司法建议的执笔人张阳阳、张小燕说道。近期,秦淮法院关于“完善网络平台评论机制、保障平台商户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司法建议获评全省优秀司法建议。






给父母上课,走进“依法带娃”时代





近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秦淮法院少家庭在审理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中,法官给父母“上课”的故事。



法官在案件审理中,发现原、被告离婚后,原告作为非直接抚养人,却未经被告同意擅自带走子女并拒绝将其送回,致使子女学前教育中断。原来,原告在离婚后,原本定期探望孩子,但在2020年前后听到传闻,被告对外欠了很多钱,并实际发现是被告的母亲在照顾孩子,几次探望中,孩子也表示喜欢跟着原告,不希望回到被告处生活。这些都加深了原告的担忧,因而有了前述行为,并将被告起诉至法院。

在审理中,法官发现,由于双方缺乏沟通,产生了很多误解。了解相关情况后,秦淮法院少家庭顾荣荣法官当即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向双方下发《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双方在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在家庭教育环节中,顾法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双方释明树立良好家风,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加强亲子沟通,亲子陪伴的法律要求和重要意义。

“通过法官的努力,《家庭教育指导令》真正起到了作用,法院判决后,原告也主动将孩子送回了被告身边。法院后续会对孩子的母亲如何进行监护、如何实施家庭教育,通过家事调查员制度来进行后续跟踪,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少家庭庭长朱教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公平正义无止境,秦淮法院将持续做好涉民生案件的审判,用当事人的满意来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