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丨退休不褪政法情 余热生辉夕阳红
日期:2024-09-25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全省政法系统组织开展

“75⁺寻找老政法精神”主题活动

大力弘扬政法优良传统和英模精神

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

以政法战线老同志和先进模范为榜样

赓续精神血脉、厚植为民情怀

秦淮法院对刘临锋同志进行了采访

a1fdb30447a2dcaa26f4ad7598e14fc.png
刘临锋

1944年出生,中共党员,1965年8月南京学校毕业分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独立机械团后勤处工作。后任后勤财务股会计、供应股助理员。1977年5月调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任副营职教员。1982年转业到南京市原白下区人民法院任助理审判员,白下区政府办公室秘书、中共白下区委政法委员会秘书,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白下区法院副院长、三级高级法官,2004年11月退休。

“账本”与“卷宗”交叉:与政法事业结缘

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也就在这一年,刘临锋面临了人生选择的岔路口。在司法的恢复发展期,即将转业的刘临锋在组织谈话时被问到:“你愿不愿意去干政法?”

由于刘临锋一直以来从事的都是部队会计方面的授课、管理工作,从“财经”跨越到“政法”,他很茫然?

领导告诉刘临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矛盾纠纷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复杂的经济类案件增多,给政法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懂经济的人才力量补充进去,对政法事业是很大的支持。

改革巨浪乘风起,人生奋进正当时。1982年初,刘临锋告别军营前往法院报到。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专业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交叉,从此手中的“账本”变成了一摞摞“卷宗”,新的人生的轨道向他伸出双手,张开了大门。

在“曲折”中“直行”:风劲帆满图新志

彼时,法院经济审判庭刚刚组建,刘临锋来到白下法院,成为其中一名助审员。那时的经济审判庭只有5个人,转业干部有3名。

经济审判庭的工作细微、繁琐、涉及面广,虽然在部队期间有过法律知识启蒙学习,但开展审判工作后,刘临锋自觉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还不能胜任审判实践的需要。他抱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心态,“恶补”法律知识,白天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不断向老同志学习经验,下班后又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加油,先后参加了党校、夜校的学习,花了5年时间自学考试取得了南京大学法律专业的文凭。

“光有文凭还是不够的,会办案子才是真正的底气”。在工作中,他发挥着自己看得懂账、算得清钱的优势,把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分享传授给同事,在一个个案件中不断积累审判思维,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依法办事,公平对待双方当事人,凭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各方当事人及同事的高度认可。1988年刘临锋被任命为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经济审判工作。1990年一天的下午快下班时,突然接到电话报告说:经济庭一名审判员在句容办案受阻遭围攻。刘临锋二话不说,一面向省法院报告,请求支援;一面带办公室主任和两名法警奔赴句容办案现场。后在当地法院的配合下,劝散了群众,缓和了矛盾,达成了调解协议。当夜回到南京已经是东方发白、黎明即起之时了。

从“专业”到“综合”:积累和历练中转型

来到法院前,刘临锋曾参加过成昆、襄渝、沙通、青藏线一期、南疆等铁路建设,部队的丰富经历磨炼了他不畏艰难的执着韧劲与担当作为的大局意识。

每逢重任来临需要人手时,刘临锋总是挺身而出。回忆起当年人口普查、普法运动,他笑着说,“摸索着干,干着干着就找到路径和方法了”。

教员时期的表达积累让他在沟通上成熟稳重,审判工作中的思维磨炼让他在专业上底气更足,各种新型的、临时的任务让他在统筹推进各项事务的能力上得到提升。扛过的担子、吃过的苦,慢慢在刘临锋身上转化成了一种游刃有余的从容与能挑大梁的担当,不断的自我超越推动着他迎来更多的综合事务上的锻炼。

80年代政法委单独挂牌办公,联系、指导政法各部门的工作。刘临锋虽已近“年过半百”,但是工作干劲不减,他下街道、跑派出所,经常加班加点,汇总社情民意上传下达,在政法战线上发光发热。

从“法庭”回到“讲台”:初心未改的情怀

“我曾经是个老师,能传授知识使我发自内心的愉悦。”从法院离岗退休之后,刘临锋觉得虽然脱离了一线,但自己依旧可以为政法事业做点什么,于是他再一次走进了“课堂”,站上了“讲台”。

社区、学校和街头巷尾…… 刘临锋不仅常态化“坐堂问案”,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还积极关心着“一老一小”的保障事业。围绕禁毒拒毒、防范诈骗等主题,他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普法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银发生辉”的真谛。

桑榆不晚,为霞满天。“我现在年纪大了,不仅看到小一辈更觉疼爱,也知道老年人生活中的风险和顾虑。我曾经是个法官,可以为更多小孩和老年人做点事,是我的乐趣。”对于刘临锋来说,关心下一代和保护老年人是他永不倦的事业。刘临锋和关工委的同事们用夕阳的余热托起明天的太阳,引领青少年们健康成长,守护老年人的暮年霞光。

刘临锋用他的“初心”和热情,用他的汗水和勤奋,修炼了自己、帮助了群众,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表彰和赞誉。在职时他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勤政廉政好干部”、立过省法院二等功、出席过全国总工会北京人民大会堂五一招待会和天安门升旗观礼。退休后获得南京市“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省委组织部“20年老支书”奖。

采访感言

“老骥伏枥,岁月如歌弹指过;苍松傲雪,致敬韶华璀璨生。刘临锋同志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政法人的忠诚与担当,并在平凡的坚守中进行传承与升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奉献和勇挑重担的工作态度令我动容,为我们青年干警起到模范表率作用。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传承老政法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

——审管办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