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法院动态
“法官,确实不是我们4S店的责任,他们购买的这款汽车,只有这么多配置,要求我们赔偿没有道理”。
“原告的主张我们看到了,你们向原告交付的车,确实没有达到你们广告宣传的配置。”
“就算是同品牌同车型,也有高中低配之分,价格也有差别,原告购买的车型只有这么多功能,现在还有好几个消费者起诉我们,我们也很委屈。”
“先别急,我们看看能否介入调解!”
这些对话发生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被告与秦淮法院民二庭伏小全法官之间的对话。 考虑到这起案件系一起关联案件,伏法官希望通过调解解决这起纠纷,这样也可以为妥善化解涉及该4S店的系列纠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经过诉前调解,原被告双方却一直未能就赔偿款项达成一致,那么,如何妥善做好原被告之间调解工作呢?伏法官想到了“法院+商会”联动协调机制,伏法官第一时间联系了红花街道商会执行会长郎光富,希望能在郎会长的协调下,妥善化解涉及被告4S店的系列纠纷。 2023年3月6日,在郎会长的协调下,伏小全法官带着法官助理许传楚、书记员马伊萌一行,来到了红花街道商会,调解这起案件。 原来,原告打算购买一辆小型轿车,见到被告4S店的广告后,便心生向往,但订车后,发现与被告投放的广告并不相符。在投诉并要求对方整改无果后,原告将被告4S店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进行赔偿。 伏法官与郎会长在了解本案后,共同对原被告双方开展了调解工作,考虑到原告的损失,协商由4S店向原告支付若干元补偿金。原告满意而归,被告也十分感谢:“类似的案件还有好几起,这个案子能达成调解,我们心里有底气多了!”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伏法官语重心长的向4S店建议,在销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宣传方式,不同车型具备的不同功能,一定要列举完毕,并提醒消费者确认签字,最大程度避免后续产生争议。 红花街道商会执行会长郎光富也十分感谢法院一行,他说,汽车销售行业是红花街道的一个重要产业,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存续多年的汽车销售行业却不少维持着“老一套”,企业风险防范控制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这次的调解案件,还邀请了秦淮区辖区内其他企业一并参加,也是给大家“上了一课”。今后,希望法院继续强化同商会合作,定期选取典型案件来到商会调解或开庭,充分发挥法商联调机制,有效利用商会贴近纠纷主体优势、法院专业优势,善化解涉企纠纷。
这一案件,是秦淮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攻坚年的一个典型工作体现。自“法院+商会”联调机制设立以来,秦淮法院通过法官工作室联动商会调解方式,成功化解50余起涉企纠纷,受到辖区企业一致好评。2022年7月,秦淮法院“构建‘法院+商会’联调机制,助力商事纠纷调解”获评秦淮区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下一步,秦淮法院将继续以“每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的精神,抓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攻坚年各项工作,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