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专栏 > 改革调研

改革调研

秦淮法院一案例入选江苏法院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0-2024)
日期:2025-03-24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日,省法院发布了江苏法院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典型案例(2020-2024)。其中,由秦淮法院知识产权庭黄茜法官承办的“擅自发布新版游戏测试内容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某科技公司诉陈某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成功入选。该案系全国首例将未公开的游戏角色、场景等认定为商业秘密案件,被人民法院报、法治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秦淮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依法确立了未公开数字成果保护裁判规则,为司法保护技术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实践样本。

擅自发布新版游戏测试内容

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

——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诉陈某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

承办法官:黄茜

【基本案情】

某游戏系由某科技公司运营、管理、维护的一款原创角色扮演游戏。该游戏一直在持续开发、更新。2023年4月6日,某科技公司关联公司与陈某签订《委托测试服务协议》,委托陈某进行新版游戏测试体验,并签订了保密协议。2023年7月,某科技公司在网络平台上发现有涉及该更新版本的游戏测试画面视频。经核实,相关视频所涉游戏测试账号归陈某所有。某科技公司认为陈某的行为侵害了其商业秘密,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停止侵权、赔偿其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50万元。

【裁判内容】

法院认为,涉案游戏角色、场景、动作等体现了权利人在设计风格、审美选择、画面呈现效果的独特创意,需要游戏设计者付出宝贵的创意和劳动,也需要游戏经营者不懈的努力和投入,在定期更新版本已发展成为游戏市场一种特色经营模式的情况下,能够为权利人带来营业收入、增强竞争优势,符合商业秘密中“经营信息”的基本法律特征。涉案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够为权利人带来现实和潜在的商业价值,权利人亦对涉案信息采取了相应的保密措施,故涉案信息构成商业秘密。陈某实施了侵害某科技公司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因被诉侵权视频已经删除,且涉案游戏4.0版本已发布,已无需再判令陈某停止侵权,故判决陈某赔偿某科技公司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10万元。

【典型意义】

本案系全国首例将未公开的游戏角色、场景等信息认定为经营秘密的案件。近年来,热门游戏上线前遭“剧透”现象频发多发,成为游戏行业一大痼疾,严重打击了创作者的热情,影响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案判决从游戏测试版本内容体现了权利人的独特创意、权利人定期更新游戏版本已形成特色经营模式、游戏角色及场景等系权利人的核心资产等角度,将未公开的游戏测试版本内容纳入商业秘密范畴加以保护,对类案的审理提供了参考,对打击游戏“剧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法院对于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不仅是事后救济的手段,更是构建“创新—保护—再创新”良性生态的核心环节。今后,秦淮法院将进一步加强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积极构建“预防—救济—修复”的全链条保护机制,努力实现司法保护与激励企业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转模式,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