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青年宣讲团
为切实发挥法院职能,参与化解社区基层治理难题,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提升“红色物业”服务质效,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大提升”,秦淮法院红花法庭推进“七彩红花”工作品牌,对接秦淮区四方新村示范小区建设,推动法院与社区、物业开展红色共建,联合创建都市居民“金色家园”秦淮样本。
法官担任物业党总支副书记,深度参与“红色物业” 6月24日上午,四方新村社区党委召开“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展现新担当”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上进行了“一社区一案例”启动仪式,光华路街道组织委员宣读任命红花法庭庭长王冬青为物业党总支副书记。法官以街道物业党总支副书记身份,列席社区物业工作联席会,针对讨论的物业服务合同规范文本、资质界定、收费标准、考评体系依法予以规范,提出法律参考和指导意见。深度融入社区“网格+物业”管理模式,运用“社区与物业合署办公”的优势,参与落实物业联席会议、议事协商制度。法官还协助整合优化社区、物业的工作流程,督促强化程序意识和法律意识,指导社区纠纷调解、搭建居民议事会,完善物业纠纷诉源治理工作。 成功入选南京市首批“一社区一案例”重点培育项目 近年来,一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矛盾突出,社会普遍关注。在这一现实问题面前,江苏高院、南京中院、秦淮区委组织部、秦淮法院联合光华路街道以四方新村社区为小区治理样本,落实“一社区一案例”项目,加强党建引领,将法治力量深度融入“红色物业”建设和小区治理,形成“法院+社区+物业”的红色物业项目。 积极配合推进车位分配、停车费收缴问题。为解决小区每户一个车位,党总支多次牵头组织召开议事会,根据法官建议,引入公证摇号,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全部车位选择。现小区有序停放1731个车位,停车费收缴率已实现100%。 推进物业公司选聘工作。四方新村小区原来物业费仅有3毛/平,收费率也很难达到50%。红色物业项目实施以来,矛盾解决得越来越顺畅,物业收费率上升到72%。今年,小区居民在程序公开、公正的前提下,继续选聘原有物业,且物业费收缴率提高了22%。 在法院、街道、社区、物业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党建联社区 法官进网格”助推红色物业项目,从全市134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南京市市首批“一社区一案例”重点培育项目。 沉浸式普法宣传,服务高品质社区治理 近日,为完善基层法治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机制,提升家庭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满足辖区民众对高品质法治教育的需求,秦淮法院联合江苏城市频道、秦淮区妇女联合会、四方新村社区等部门共同承办“法治第二课堂”普法活动。 8月22日下午,江苏城市频道主持人闻祥与秦淮法院红花法庭法官助理郭凯敏,作为串讲人,带领现场的学生、家长及老师,一起沉浸式学法。 通过观看情景剧《假期历险记》《打赏主播》《如此“师傅”》,大家了解到未成年人在学校和家庭中容易产生权益受侵害的场景。“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高空抛物怎么理解”“打赏主播是否能够追回钱款”……这些问题看似日常,但都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看剧学法的过程中,同学和家长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郭凯敏将这些散见在《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今年刚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梳理,从法律的视角,给大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现场家长们表示,通过参加“法治第二课堂”,明白了“教育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有尺度,更要有温度。 秦淮法院红花法庭庭长王冬青指出,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本次活动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沉浸式普法活动体验,比单纯的法律说教更有效果。
下一步,秦淮法院将继续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通过推动党建引领法官深度参与基层治理,建立诉源治理的长效机制,以法治思维推动“红色物业”,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把物业纠纷有效化解在萌芽阶段,切实提升基层善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