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秦淮法院依法严惩毒品犯罪 助力禁毒综合治理
日期:2021-06-28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2018年以来,秦淮法院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62件。其中,2018年审结90件,2019年审结196件,2020年审结60件,2021年至今审结16件,毒品犯罪仍呈高发态势。毒品犯罪案件主要呈现以下四个新特点:

1.新类型毒品不断涌现
秦淮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涉海洛因、鸦片等传统毒品的案件仅占10%,其余毒品多为大麻、甲基苯丙胺、K粉等,同时,出现了“蓝精灵”“邮票”“摇头丸”等新型毒品,这些新型毒品具有较强的易制取性、强毒性、伪装性,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运输。

2.“互联网+物流+电子支付技术”成为犯罪新模式
贩毒人与购毒人往往系陌生人,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便捷性特点交易毒品。双方常通过具有“阅后即焚”功能的新型加密聊天软件商议购毒事宜,使用比特币、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匿名支付毒资,并利用虚假身份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及物流方式进行毒品交易。此种非接触式、匿名式的毒品交易方式加大了查处、侦办难度。

3.毒品犯罪呈现向校园蔓延态势
2018年以来,秦淮法院所审结的在校生毒品案件占所有涉毒案件近10%,在校生贩毒、吸毒现象呈多发态势。

4.购毒群体呈低龄化趋势
新型毒品外观的迷惑性、交易方式的隐蔽性等特点使得该类毒品更易受到年轻吸毒者的追捧,购毒群体趋向低龄化。秦淮法院所审理的涉新型毒品案件中,95%以上的购毒人为90后群体,其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

02秦淮法院禁毒工作举措

1.严审判,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抓好涉毒案件办理
秦淮法院从严惩处涉毒品犯罪,加大对贩卖、运输新型毒品、向在校生贩卖毒品等案件的惩处力度,依法惩处零包贩卖、容留他人吸毒等末端毒品犯罪,慎重适用缓刑,加大财产刑判处力度等多种手段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同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或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的被告人依法予以从宽处罚,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

2.重综治,以善于挖掘的工作态度助力禁毒社会治理
秦淮法院针对毒品犯罪审判中发现的治安隐患和社会管理漏洞,通过情况反映的形式提出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日常管控的意见建议,促进禁毒防控体系的完善。

3.强宣传,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营造禁毒拒毒氛围
秦淮法院充分利用审判资源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禁毒宣传形式,突出对在校生、流动人口、无业人员等易感群体的涉毒宣传预防,重点宣传大麻、新型毒品等的严重危害。刑庭法官走进校园、社区进行禁毒宣传和法治讲座,努力营造全社会自觉拒毒、防毒的良好氛围。

03毒品预防惩治建议

1.做好低龄人群的重点预防
通过线下线下两个渠道,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做好新型毒品识别防范的宣传预防,推动禁毒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社区,消除禁毒宣传教育盲区,防止青少年因辨别能力欠缺受到不当引诱而失足毒品。

2.加大物流寄送及网络平台监管力度

强化在网络平台对涉毒信息的过滤和报警功能;邮政管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物流寄送监管,强化身份验证、视频监控等技术运用,规范寄件方信息核实,对物流行业人员进行禁毒宣传培训,规范物流验视工作。

3.加大零包贩毒打击力度
加大对新型毒品案件多发的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查缉力度,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进行禁毒培训及涉毒违法犯罪警示,落实零包贩毒易发场所的毒品排查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