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公开
执行动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根据省市法院相关文件要求,秦淮法院于2022年4月起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 专项行动。1+4专项行动被秦淮法院确立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正按照分步实施、分类修复、分段推进的思路逐步开展,确保此次专项行动确保专项行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
前期,秦淮法院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紧密围绕省、市法院下发的失信被执行人企业名单,结合区相关部门提供的企业履行能力调查背景信息,按照企业注册地分类推进线上查控、线下调查、综合评查为基础的细致摸排,设定“退出”“指导”“约束”三类企业清单。
按照分类施策原则,通过清理纳失企业、督促办理注销、规范“执转破”、促成执行和解、打击拒执行为等五种途径进行逐一核实,层层把关,实现失信企业的“减存量”;通过强化帮扶力度、强化预告制度、强化激励机制等三种方式进行源头治理,规范执行,实现失信企业的“控增量”。截止目前,秦淮法院已退出失信企业27家,退出失信案件168件。
2022年6月14日下午,根据1+4专项行动部署安排,在区发改局牵头下,秦淮法院组织召开暖企行动之失信企业指导帮扶会议,针对“指导”清单中的部分失信企业代表开展指导帮扶工作。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区发改委副主任焦宁燕,区市场监管局四级高级主办熊剑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姜忠忠,区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戴娟、陈歆、邬海翔,区税务局、辖区街道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南京太平商场有限公司等 11家秦淮辖区企业代表参会。
会议开始,秦淮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戴娟先行介绍了当前法院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情况及本次座谈会的宗旨。
戴娟副局长表示,秦淮法院借助当前开展1+4专项行动之暖企行动的契机,经区发改委牵头、区法院主导、相关街道分包,区税务局、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共同参与,通过条块结合、合力共治,协同指导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针对目前仍在经营中的秦淮辖区企业,有履行意愿的或已经在主动还款过程中的,帮助企业摘掉“失信的帽子”,为企业后续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随后,企业代表逐一提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及障碍、所涉执行案件当前的执行情况及需要法院及相关部门需要出面解决的问题。部分与会企业还就促成分期还款、达成和解提出了具体方案,请法院和相关部门同志帮助协调。
区法院及区相关部门充分听取了企业的想法和诉求,一一予以回应解答。针对此次座谈会上暂未能确定下一步执行方案的,已请相关企业于下周提交书面材料,区法院将继续组织申请执行人与失信被执行人企业碰头,协调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促成和解,争取完成后续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全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区发改委副主任焦宁燕表示,失信记录对企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根据当前1+4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借此次召开座谈会契机,将会积极配合区法院及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暖企行动相关工作,共同指导、帮扶企业进行信用修复,企业如有困难也可以直接进行反馈,各部门将尽力沟通协调解决,让秦淮辖区企业能够健康、良好经营。
本次活动通过召开由区发改委、税务、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街道等多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席会,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横向配合、部门互动的工作格局,通过“一对一帮扶”“点对点指导”,积极帮助辖区企业解决面临的困难,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债权人利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下一步,秦淮法院将积极提高站位,多措并举,将1+4专项行动落实落细,充分发挥法院审判执行职能作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保障,做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