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光华路街道四方新村小区,常住人口9350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小区。而且,小区内有拆迁安置房、教师公寓、商品房等,人员构成复杂、物业管理难度大且矛盾多发。为此,2022年5月,江苏省法院、南京市法院、秦淮区委组织部、秦淮区法院联合光华路街道、壹城集团以四方新村社区为小区治理样本,加强党建引领,推进“法院联社区 法官进网格”一社区一案例工作,驱动基层治理“法治引擎”,有效推动了“红色物业”提质增效,筑牢了党建引领“红色磁场”,获得了居民群众一致好评。
“法院+社区”,深度融入“红色物业”
法官担任街道物业党总支副书记,畅通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企业、业委会、居民代表与法院党组织的“4+1”联动机制。2022年6月24日,召开“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展现新担当”主题党日活动暨“一社区一案例”启动仪式,光华路街道任命红花法庭庭长王冬青为物业党总支副书记,明确法官以街道物业党总支副书记身份列席社区物业工作联席会,针对物业服务的内容、项目等提供法治保障,对物业合同规范文本、资质界定、收费标准、考评体系等依法予以规范,对物业纠纷、物业矛盾提出法律参考和指导意见。 “网格+物业”,法治助力双网融合 法官融入“网格+物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风险排查、纠纷调处、法治宣传等工作,双网融合、条块联动、多元共治,为基层治理提供法治化解决路径。2022年10月,在四方新村社区设立“徕斯”数字微法庭(物业纠纷诉非对接工作站),集成基层治理、网上立案、联动调解、在线诉讼、法治宣传等功能模块,负责对物业类纠纷进行先行调解。 “源头+治理”,专业化解物业堵点 法官主动介入、提前介入,用专业化力量指导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在法院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室,选派具有物业管理资质、物业管理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专门负责物业纠纷案件的调解工作。如在四方新村社区的江南明珠小区物业公司选聘工作中,法官主动参与,整合优化社区、物业的工作流程,督促强化程序意识和法律意识,目前选聘工作总体平稳有序,已顺利完成“5选2”工作,正在进行“2选1”,为完成物业公司选聘提供有力支撑。 “点单+送法”,法治进小区成效凸显 开启“点单式”送法模式,社区群众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网格员与网格法官联系“点单”,社区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向政法网格员直接“下单”,政法网格员“接单”后,根据需求联系法官、社区、群众、物业,选择采取当面解答、咨询、宣讲、纠纷调处、巡回审判等方式完成“接单”任务。此外,2022年8月联合相关媒体、秦淮区妇联等,将学校里的“法治第二课堂”搬进社区,让孩子带着家长一起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普法活动沉浸式体验。11月组织反家暴线上“微法庭”宣讲。 通过“法院+社区+物业”的红色物业法治化模式,推动法官深度融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为小区治理插上了法治翅膀,切实降低了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提升了群众居住幸福感、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