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牵头联合区妇联建立“舒心坊”工作站,成立南京市首家妇女儿童维权联动工作站;自主设计形成全国首个“家事案件要素式智能审判系统”;成立全国首家“家事诉讼危机干预中心”,率先推出司法、行政、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庭暴力多元防范机制……这就是南京市秦淮区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庭。
该庭立足岗位真抓实干,打造专业化的少年及家事审判团队,屡创佳绩。2019年以来,荣获集体三等功、南京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示范岗、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南京市巾帼文明岗、南京市模范职工小家、南京市学雷锋示范点等荣誉称号。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该庭在审判工作中全力探索,多措并举,打造“向阳花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形成司法与行政、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点单接单图文并茂强化法治思维
这支由13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审判队伍,35岁以下干警占比达61%。三年来共审理婚姻家事及涉未成年人案件3500余件。该庭坚持开展“学校点单 法官接单”普法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法治副校长送法入校园。
南京市银龙花园学校地处城郊结合地区,部分家长对学生主动进行家庭教育的意识不强,为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点单”邀请法治副校长就预防校园欺凌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接单”后,少家庭分管副院长刘斌、法官助理石玥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准备授课稿并制作PPT,以案说法、图文并茂,就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可能引发的民事及刑事责任、向校园欺凌坚决说“不”及预防欺凌的方式方法等,通过“现场展示+线上直播”的方式,与全校师生们进行交流。
讲座结束后,少家庭法官与学校教师代表分享处理突发校园伤害事件的技巧,并就如何结合事件具体情况对学生们开展教育与心理疏导等问题进行探讨。
据少家庭庭长朱教莉介绍,通过“点单”“接单”的活动形式,法官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校对于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方面的具体要求,普法内容和形式更加精确、到位,以帮助学生强化法治思维,严守法律底线,学习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仅普法宣传周一周,就先后应中华中学初中部、南师附中行知分校、金陵职高、瑞金路小学、鑫园小学等“点单”要求,送法进校园,授课惠及学生近万人次。
制度创新落地落实提供司法保障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为促进该法落地落实,该庭率先在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庭审中增设独立的家庭教育指导环节,并由当事人在最后陈述阶段予以回应。在程序保障的同时,为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的规范、指引作用,少家庭的家事法官创造性地将双方接受家庭指导之后的效果作为判决考量依据之一,将《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直接引入裁判文书说理。
探视权的执行一直都是执行工作中的难题,秦淮法院在2021年即建立家事案件“四化”“三统一”联动执行机制。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少家庭积极探索,首次在执行阶段引入家庭教育指导,审执联动共同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在一起探视权执行案件中,申请执行人赵某(化名)是十岁孩子的父亲,其与孩子母亲孙某(化名)在九年前离婚,孩子由孙某抚养,随外公外婆生活在外地。赵某因一年多未能见到孩子,思念与焦急让赵某情绪异常激动,认为孙某故意阻挠,不让其见孩子。而孩子母亲孙某则表示孩子大了有主见,是孩子自己不愿见父亲,其并未阻拦。鉴于孙某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存在亲自陪伴不足,未能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等教育欠缺情形,秦淮法院向被执行人孙某下发《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其至法院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
据了解,该院依托“向阳花开”司法协同教育平台资源,聘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与审判执行法官共同对被执行人孙某开展教育指导。心理咨询师与孙某进行了单独的沟通与心理疏导,分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对孙某进行教育指导、提出相关建议。朱教莉从亲子关系理念、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角度,为孩子母亲提供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经过教育指导,孩子母亲对于孩子不愿见父亲,从原来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变得慎重起来,并表示愿意与孩子积极沟通,并通过法院与对方就探视方式、时间等进行沟通,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处理方式。
多方协同上好家庭教育“必修课”
秦淮法院联合中小学校设立“法护成长 向阳花开”家庭教育司法协同指导站,对学校出现的“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监护缺失”等问题,与校方共同对学生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帮助家长上好家庭教育“必修课”。
秦淮法院少家庭负责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一起盗窃案中,涉罪未成年人在网吧打游戏时见朋友熟睡,一时贪念动了歪心思,将他人手机顺手牵羊,触犯法律。该庭主动联合检察院、公安机关共同向其家长下发《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与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参与帮教未成年人与教育指导监护人,开展双轨并行、一体推进的专项辅导。心理老师在教育指导中发现,男孩穿着整洁,字迹清秀工整,家境也尚可;而孩子母亲文化水平不高,不擅长与孩子沟通,平时忙于赚钱为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却不知如何管教孩子。心理老师针对这个家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指出家长对于未成年人经常出入网吧等场所,应当及时予以关注和制止,未成年人应当专注学习,不能沉迷于网络,平时要注意交友,不和偏离正道的人交朋友。“之前因为忙于工作,疏忽了教育,导致孩子误入歧途,感谢今天老师和法官对我的指导,后续将注意和孩子经常沟通,帮助孩子回归正轨!”家庭教育指导结束后,孩子母亲感激道。
副院长刘斌介绍说,秦淮法院通过联合检察院、公安分局对涉罪未成年人及家长联合下发家庭教育指导令,以个案为切口,围绕家庭教育指导的适用范围、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督促落实、跟踪回访、法律后果,尤其是在治安、刑事、家事等不同类型案件中的适用方式等展开深入研讨,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