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学习强国】法官戴娟:扫黑除恶的“刀尖舞者”
日期:2021-08-13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法官戴娟:扫黑除恶的“刀尖舞者”

强国号发布内容
江苏法治报
2021-06-11
作者:秦邢 戴丽娟

数百册卷宗的背后,是夜阑更深时埋头工作的身影;每一次法槌的落下,是正义呼唤的铿锵回音;涉及数百名被告人、几十起涉恶犯罪集团案件的审结,是专业与担当碰撞之下的无声证言。2018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戴娟秉持着惩恶扬善、司法为民的法治理念,怀抱对法律与正义的敬畏之心,化身“刀尖舞者”,与恶势力犯罪斗争到底。

2021年6月2日,戴娟被最高法院评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并受到表扬。

数百册卷宗之下,与黑暗博弈的担当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疫情的阴霾笼罩着社会各行各业,当城市运作一度“停摆”,作为刑庭庭长的戴娟却始终没有按下扫黑除恶的暂停键。

面对以不足南京市十分之一的审判力量承担全市近一半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审理的严峻形势,戴娟提高政治站位,化压力为动力,率先推行视频开庭、线下庭审、周末法庭相结合的庭审模式,加大与公安、检察、看守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克服各种技术与操作难题,确保每一起涉恶案件的顺利开庭。

行至2020年底,各项工作都面临收官。卷宗之多、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各种矛盾接踵而来,她始终没有乱了节奏。开辟绿色通道、加班加点阅卷,实行倒排工期、责任到人、节点到位……那段日子里,她仿佛没有了下班的概念,对在手涉恶案件的梳理,被安放在无数个碎片化的时间里,只为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正是这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担当,击退所有困难,全庭人员无一退缩,拼尽全力拧成一股绳,最终几十件涉恶案件全部如期清零。

以拼劲拂去阴霾,亦以智慧守护家园

有担当,也有拼劲。戴娟以身作则、锐意进取,带头办理疑难复杂的 “套路贷”“素质场”“校园贷”案件。2018年来,她一人审结涉恶犯罪集团案件10件,占全院总数的30%。

某敲诈勒索恶势力犯罪集团案是南京市打击“套路贷”犯罪的首起案件。在“套路贷”司法解释尚未出台的背景下,她敏锐抓住高倍条、假流水、软暴力等关键点展开庭审,层层抽丝剥茧,案件逐渐清晰明了。该案判决对恶势力犯罪集团、“套路贷”犯罪手法的认定与随后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精神完全一致。

在审理某敲诈勒索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中,以“素质场”为代表的部分娱乐场所行为,一直面临“罪”与“非罪”的认定困惑。戴娟认真审查在案证据,经过梳理,不同被害人的陈述犹如一块块被打乱的拼图,沿着可拼接的棱角,与案件客观证据充分贴合,还原了“素质场”敲诈勒索的丑恶面目。四被告人在最后陈述阶段深刻认罪悔罪,主动退出全部违法所得,不仅挽回了被害人的损失,也稳住了法律与正义的天平。

但此案的审结绝不是终点,深入分析研究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所反映出来的行业易发问题和管理漏洞,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也是刑事法官扛在肩上的切实责任。为此,戴娟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对辖区内娱乐场所进行统一排查,提高日常巡查频次,将所有娱乐场所纳入重点巡查监管体系;拓宽公众举报渠道,将监督电话与网上举报二维码制成铭牌,放置于各娱乐场所;同时建议所有娱乐场所经营人员签订书面承诺,保证依法合规从事经营活动。在“校园贷”审理后,她亦向江宁大学城管委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均得到了积极回复和落实。

敢担敢拼敢为,只为坚守不变的初心

某61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被告人人数众多,且涉及多重罪名、案情疑难复杂,也因此加剧了开庭审理的难度。如采用既有的远程开庭模式,将会延长庭审时间,降低结案效率。

一个艰难的抉择——线下开庭,在多方支持和反复论证之下产生。

从疫情暴发之初到2020年9月,刑事案件全部以远程方式进行庭审。而60余名被告人出庭受审,风险可想而知。为了保障案件有效推进,戴娟和同事们一起制定详尽的庭审预案,从到达各看守所的时间,到运送车辆的先后顺序,从被告人穿戴防护服的节点,到法庭消杀的频次,从庭审时间的确定,到押送人员的安排,事无巨细,她一一核实。在井然有序的统筹安排之下,3天内完成了对61人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的开庭,将预计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

该案成为去年南京全市法院首例将被告人提押出所线下庭审的案件,为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多被告人案件庭审提供了有益经验,此次庭审被评为南京市秦淮区十大法治事件。

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却有责任有担当;没有决胜千里的才情,却有拼劲敢创新,戴娟始终以一种坚守和质朴,践行着扫黑除恶的初心。

江苏法治报 通讯员 秦邢 记者 戴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