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权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秦淮法院长期以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审理涉老年人权益的各类案件,全力推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提升老年人在司法案件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值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10月20日下午,秦淮法院举行“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梳理近年来审理老年人司法案件,总结工作经验,以实际行动助推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秦淮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斌,红花法庭庭长王冬青、少家庭庭长朱教莉参加本次发布会,中国改革报、江苏电视台、江苏法治报、江苏工人报、南京日报等十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应邀参加。
发布会上,刘斌副院长介绍秦淮法院涉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秦淮法院秉承“司法护老”理念,不断拓展适老诉讼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建立“适老工作站”,构建“法院+社区”联动调解机制;组建“涉老合议庭”,打造专业审判新样板;引入家事调查制度,激发庭外程序的新动能;同时打造“树荫下的法律讲堂”“广场法庭”等普法品牌,针对赡养、继承等老年人关心的问题,提供法律咨询和现场服务,满足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随后,王冬青庭长解读秦淮法院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机制做法。秦淮法院通过设立适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优化适老诉讼服务便民设施、建立适老诉讼服务辅导机制、推行涉老案件上门服务机制、坚持线上线下并行办理机制、完善涉老案件多元化解机制、健全涉老案件司法救助机制、涉老案件定期回访、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等九项举措,多角度全方位将司法人文关怀融入诉讼服务全过程。
朱教莉庭长对秦淮法院审理的多例涉老案(事)例进行解读,以生动的口吻介绍了秦淮法院如何妥善化解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婚姻家事、赡养、继承、侵权等民事案件,并通过诉前和解、诉中调解以及判后回访,妥善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通过发布案例,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维权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听取完汇报和案例解读,现场媒体代表就秦淮法院涉老案件审理和案例等进行提问,进一步对府院联动中的涉老诉讼服务、助力老年人逾越“数字鸿沟”以及赡养费执行等议题讨论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秦淮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探究老年当事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切实做好涉老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晚年生活需求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秦淮法院2023年度老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
案例1 共同风雨数十载 老人居住权应被尊重
案例2 维护权益需合法 老人隐私不得侵犯
案例3 出行权益要保障 加装电梯勿阻挠
案例4 老人无依靠 应“常回家看看”
案例5 温“秦”适老驿站 为民服务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