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专栏 > 改革调研

改革调研

秦淮法院“创融”党建工作机制入选江苏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
日期:2022-09-29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1667801939738023864.jpg

近年来,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以审判助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实施“创融党建”引领工程,通过创设高质量司法、高水准服务、高素质队伍、高科技助力的特色品牌,将党建融入执法办案、司法服务、队伍建设、智慧法院建设,走出了一条将党建融入法院工作全局之路。“创融”党建工作模式受到《人民网》《法治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一、创设高质量司法特色品牌,将党建融入执法办案,驱动审执提质增效

是利用融入式点评为审执工作锚定目标。

定期召开“创融”工作会议,政治部、审管办对审判执行、党建队建、廉政作风、司法服务、信息调研等工作进行点评,各支部围绕点评逐项表态,院党组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以融入式点评铸造党组织领导核心引擎。

是强化一体化考核为审执工作注入动力。

优化党建工作考核方式,合理量化党建指标,完善包括评支部、评党性、评业绩、评服务、评创新等五大项内容和涵盖政治品格、岗位绩效、品牌建设等若干小项内容的考核清单,将党建工作成果融入业绩考核。开展经常性“比学赶超”办案竞赛活动,鼓励党员干警立足岗位比业绩、比能力、比贡献,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是实行全方位监督为审执工作保驾护航。

成立司法作风督察巡查小组,采取突击检查、分散细查、专项督查等方式进行全面督查,规范庭审活动、提升司法礼仪。建设集控中心,对全院所有法庭、办公区、车辆进行集中监控,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作风问题。扎实办理12345工单、督办案件,注重结果反馈和事后研判,督促院庭长重点监督、指导发改案件多、投诉信访多的人员,从源头上压降信访投诉。

二、创设高水准服务特色品牌,将党建融入司法服务,助力辖区发展提优升级

是以品牌创造突显先锋特色。

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民一庭支部深挖潜能,与重点街道、文旅部门联合开展“文化+知产”古民居司法保护,被评为南京市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项目。执行局支部扎实推进执行“854模式”迭代升级,执行质效始终位居全省前列,“854模式秦淮样本”被最高法院在全国推广。红花法庭支部紧扣区情,通过“党建联社区法官进网格”,提供适老司法服务,被中国法院网、省人民法庭信息网广泛宣传报道。

是以司法驿站跑出先锋速度。

在企业、园区、重点职能单位设置党员司法驿站,成立以劳模法官、优秀工作者命名的专业工作室,为党员干警融入式服务提供平台。在工商联(商会)挂牌成立“李璇法官工作室”,每月定时现场答疑、调解纠纷,“法院+商会”联调机制入选秦淮区首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设立非遗、硅巷、传统品牌、知名品牌等微法庭(诉非对接工作站),党员法官指导权利申报、预防纠纷,助力提升辖区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是以结对共建引领先锋服务。

推出“社区点单、法官接单”模式,以百姓需求为导向,精准开展法治宣传。金融庭、少家庭、立案庭、知产庭党支部分别与高校、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纠纷调处、普法宣传等合作,推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创设高素质队伍特色品牌,将党建融入队伍建设,促进党员干警提神聚气

是思想政治工作与队伍管理高度融合。

建立“六步学习法”,推行“深入学、细领悟、学中干、找问题、着眼改、追先进”,每周制定《学习提示单》,督促党员干警深入学习理论,打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是正向激励与严格管理高度融合。

健全鼓励激励机制,支持干部能为敢为,每季度开展“五强”党支部、“五优”共产党员等先进评比,对表现突出、考核优秀的干警给予通报表扬、嘉奖等精神奖励。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对作风问题发现一起、通报一起,持续强化从严管理。

是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高度融合。

把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十百千”司法育才工程,推进“调研人才库”“法官专家库”建设,2020年以来多名干警被评为全国法院扫黑除恶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审判管理先进个人等,76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干警干事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四、创设高科技助力特色品牌,将党建融入智慧法院建设,推动改革创新提档加速

是打造便捷高效新模式。

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全局、聚焦重点,开启审判执行新模式。研发家事要素式审判系统,通过“导航+分流+助理”的模式迅速固定争议焦点,提升审判质量、节约司法成本。引入移动执行终端,拓宽执行法官办案空间,促进执行办案便利化;引入司法拍卖“智槌系统”,在法院与拍辅机构之间搭起信息化平台,提高财产处置效率;引入电子封条,减轻执行法官负担,实现查封智能化。

是打造智能精细新样式。

以党建为抓手,统筹协调、一体推进,积极推行精细管理新样式。“无书记员开庭+庭审语音识别”为开庭审理插上智慧之翼,让庭审更加流畅。推进无纸化办公办案,实现电子卷宗编目、网上阅卷、法律文书辅助生成、电子卷宗自动归档。打造速裁案件和执行案件智能中间库,最大程度减少流转环节和遗失风险,推进卷宗管理科学化。

是打造服务群众新形式。

以党建为指引,心系群众、牢记使命,积极推动便捷诉讼新形式。在三个办公区设置“24小时”自助法院,突破线下服务固定工作时间的局限,为群众提供全天候诉讼服务。引导当事人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南京诉讼服务中心”“宁审通”等平台开展网上立案、交费、开庭、调解等诉讼活动,降低疫情对办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