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青年宣讲团
九九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恰逢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重阳节到来之际,为弘扬中华民族爱老、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秦淮法院红花法庭的法官们走进社区邻里节和重阳节游园会的现场,开展普法宣传,将法治的温暖送到居民身边,守护老年群体生活福祉。 银龙社区·邻里节同乐会中的法治课堂 在银龙翠苑社区举办的邻里节活动中,红花法庭干警分享了近年来秦淮法院审理的多起涉及老年人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并围绕“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如何识别投资养老、以房养老等非法集资陷阱”等关系到老年人切身利益的问题,干警们又以一个又一个“接地气”的案例进行提问式普法,在群众回答完问题后,再详细解释了案例中运用到的具体法律条款,让群众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学习到自己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法律问题。 活动结束后,老人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和法院的关怀,也让我们学到了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希望以后多多开展。” “法官啊,我儿子最近不给我赡养费了,我该怎么办?” “邻居家门口老是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我走路被绊倒两次,我可以告他吗?” “法官,我要怎样订遗嘱?” …… 老法官服务团队的身影成为了梁塘书屋广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堆居民围坐在法官周围,不时发出提问与咨询,并认真聆听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案例。 退休法官协会的老法官们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知识积累,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提供了一对一的专业法律咨询服务。法官们结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以简单浅显的语言,回答了老年居民们普遍关心的赡养、相邻关系、继承等法律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以老解老”,把专业法律服务送到老年群体的家门口。 近年来,秦淮法院红花法庭涉老审判团队深度践行“司法护老”理念,不断拓展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主动培塑“七彩红花”都市法庭品牌,为老年人权益提供司法保障。建立“适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推行上门服务、线上线下并行办理、定期回访等惠老措施。与街道、社区开展党建联合,建立专门的“适老工作站”,凝聚社会整体力量,不断强化和优化涉老纠纷的预警、排查和调解机制。将调解优先原则贯穿案件审理始终,加强心理疏导,增进当事人双方理解,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专门组建“涉老案件专业合议庭”,针对老年人诉讼需求和审理特点,采取适合的方式方法,促进理解接受和认同。运用“徕斯”数字融合法庭等数字技术,打破空间限制,让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就能享受数字红利,减少诉累。开展“从一案到一片”适老普法,通过上门开庭调解、强化志愿服务、开展普法宣传等方式,创新涉老普法宣传与法治引导的形式和载体,弘扬传统美德。用心用情用力构建全面、温情、高效、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涉老司法服务新篇章,护航“宜居”新城。 法治之路,任重道远。下一步,秦淮法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护老司法服务体系,真正把老年人喜欢听、用得上的法律知识送到身边,不断提高老年人在今后的生活中遇事找法、遇事懂法、用法办事的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便捷、高效的适老司法服务,帮助他们过上更具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晚年生活,以“七彩红花”守护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