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青年宣讲团
在“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为更好地服务辖区群众、进一步推动辖区内良好家庭氛围的构建、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方法,秦淮法院少家庭特别邀请辖区学生与家长共同走进秦淮法院,开展“向阳花开”主题开放日活动。红花街道汇幸苑社区社工代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张雯也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家长和同学们参观了红花法庭24小时自助立案服务区、家事调解室、谈话室、红花展厅、党建工作室等。朱教莉庭长对少年家事审判工作情况及家风家教建设等进行了介绍。学生与家长们看得兴致盎然,听得津津有味。
随后,青年法官段海龙、法官助理石玥带领同学们在审判法庭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了解法庭、法徽、法槌、法袍及法院文化,了解诉讼程序的构建与运行。法官们还向同学们赠送普法书籍《漫画民法典》,希望同学们能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徜徉在法律的海洋里。
关工委副主任谢佩琴同志以案说法,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题普法课程。
与此同时,家长们在法官的组织下,观看秦淮法院与省法院、省广电总台共同拍摄的民法典普法剧《第十五法庭》,家长们围绕剧情就教育孩子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张雯老师还对到场的家长们进行了题为《做智慧型家长》的家庭教育专题辅导,就孩子抚养及教育中的一些思维误区与分歧进行了讲解。
兢兢业业、砥砺前行,发扬敬业精神
一是成立全国首家家事诉讼危机联动干预中心,和区妇联、检察、公安、民政、司法等九家单位共同成立干预中心,率先推出司法、行政、社会“三位一体”的家庭暴力多元防范机制,并着力推进干预中心的实体化运作,有效防范制止家庭暴力。
二是自主设计形成全国首个要素式智能审判系统,旨在构建“当事人的诉讼导航仪”“法官的高级助理”,最大化便利当事人精准诉讼、最大化提高办案效率。该系统荣评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度人民法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法制日报社2022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2022年度江苏智慧法治创新年度案例等多项荣誉。
三是构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协同机制,牵头成立秦淮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形成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合力。在学校、社区设立指导站,聚焦家庭暴力、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等问题,全方位全流程引入家庭教育指导,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法治宣传、进网入格,弘扬奉献精神
一是开展“青春与法同行”特色普法活动。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法治副校长、少年法学院、法治夏令营等主题活动,提升普法活动针对性。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制作电子版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小贴士、录制防范校园欺凌等普法视频,在线为学生普法,扩大普法活动惠及面。开展法院参观日、学生辩论赛等“沉浸式”法治实践课程,强化与学校各类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普法效果。与江苏省高院、江苏电视台等共同开展多媒体普法活动。与江苏省高远、省妇联、江苏城市频道联合拍摄全国首部电视普法剧《第十五法庭》,将社会普遍关注的育儿、家暴等热点话题,以法官办案故事、10分钟幽默剧的方式呈现。参与省法院、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国安厅、省广电总台主办的“法治第二课堂”“开学法治第一课”等节目录制,开展全媒体普法活动。
二是打造“向阳花开”家庭教育工作品牌。结合支部共建,持续打造品牌建设,与辖区中小学、社区合作,共同设立“法护成长 向阳花开家庭教育司法协同指导站”,根据学校、社区的需求,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法治宣传等方面,提供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三是依托巡回审判、进网入格,大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积极开展“社区点单 法官接单”普法活动,根据社区及居民的需求,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工作,宣讲内容涉及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护、家庭纠纷调处、邻里关系修复等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主题,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欢迎。两篇网格案例分别被南京市委政法委评为2021年度“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