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青年宣讲团
为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秦淮法院积极响应区委政法委“社区网格员点单、政法网格员接单”工作机制。在接到中华门街道开源社区的“点单”后,机关党委及时与该社区联系,并结合全国“敬老月”活动主题“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与社区商议确定了防范养老诈骗的宣讲主题。
讲座中,郭冰冰以本院办理的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切入,结合目前养老行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就保健品诈骗、收藏品诈骗、婚恋诈骗、封建迷信诈骗、集资诈骗、“杀猪盘”等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类型、作案手法、犯罪特点等向在座老年人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讲座中,针对老年人较为关心的集资诈骗犯罪,就非法集资案件的主要特点、犯罪手法、财物的追赃挽损、防范举措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在讲座的最后,重点从老年人的心理出发,分析了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的原因,认为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的价值需求、健康需求及情感需求,从而设计各类骗局骗取老年人的财物,基于此,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建议及被骗后的补救措施。
主讲人提醒大家,面对数量日益增多、手段日益翻新、甄别难度日益加大的诈骗犯罪,老年人一定加强甄别与防范:
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被小利所诱。对于手机卡、信用卡、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与个人信用挂钩的账户信息,一律不出借、不出租、不出卖。
另一方面,要避免头脑发热,遇事先征求家人及朋友的意见,做到三个“不轻易”: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不轻信高额投资回报、不轻信能够轻松赚钱。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在及时报警的同时,采取拨打中国银联专线等方式请求帮助,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本次宣讲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增强了群众防范各类诈骗的意识,增强了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接下来,秦淮法院将围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和“敬老月”活动,开展更多惠民性、群众性活动,继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网格化治理,及时协助社区解决居民诉求,为辖区发展提供高质量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