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概况
荣誉展台
1月12日下午,市法院举办了“天平璀璨书正义”——南京法院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件发布颁奖暨首届全市审判业务专家颁奖仪式。本次评选出的十大典型(优秀)案件,是从全市两级法院办结的32万余件案件中筛选出来的精品。 其中,秦淮法院朱教莉法官审理的未成年人参与“密室逃脱”娱乐活动致伤案入选南京法院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件;刘方辉、黄茜、周可荃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利用特许经营加盟实施合同诈骗案”获评十大优秀案件。 未成年人参与“密室逃脱”娱乐活动致伤案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原告黄某某与同学一行六人(均为十五周岁的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平台购买被告提供的“逃生之电锯惊魂” 重度恐怖类密室逃脱游戏。游戏期间,原告根据任务单独进入一间独立的密室,被告工作人员扮演“电锯狂魔”手持道具欲推门入室,原告为抵御其进入,用左手撑抵房门,二人“对抗”过程中原告左手手掌受伤,后被诊断为骨折并入院治疗。原告诉至秦淮区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共计26830.62元。 审理结果 秦淮区法院审理后认为,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原告系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不健全、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经营者、管理者对未成年人应承担更高标准的安全保障义务。被告提供恐怖刺激类剧本娱乐服务,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行业规定,设置适龄提示、标明适龄范围;在原告未佩戴全套安全护具的情况下未加以提醒和制止;未对密室门及墙壁加装软性保护层,以缓冲猛烈撞击带来的反作用力,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据此,认定被告未尽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安全保障义务,判决被告对原告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典型意义 密室剧本杀文化业态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在丰富文化供给的同时,行业经营者及相关从业人员对其中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普遍存在认识不充分、准备不到位、危机应对不恰当的现象。本案为经营者划定责任前提与界限,引导剧本娱乐行业规范经营,积极履行安全保障义务,扎实勤勉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案件的审理,从司法层面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倡导娱乐游戏创作和经营者,提供内容积极向上、益智健康的游戏,传播有益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时代精神、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法官寄语 家事国事两相依,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大背景大环境,任何新业态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代价,合力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才能实现二者双赢。优先保护、特殊保护,法律不缺位,未成年人保护才能在纸上突破。 利用特许经营加盟实施合同诈骗案 基本案情 2020年8月起,被告人叶某林、谭某竑实际控制并经营南京迪利西丝公司,指使他人担任法定代表人、股东,购买“蜜桃里”商标转让注册至南京迪利西丝公司名下。2021年2月至5月间,叶某林、谭某竑在明知南京迪利西丝公司不具备特许经营资质、没有特许经营资源及成熟经营模式的情况下,委托李某(另案处理)实际控制的河北维得公司提供短期快速招商加盟服务,以“蜜桃里”品牌对外招商加盟,所得加盟费由南京迪利西丝公司、河北维得公司按照22:78的比例分成,并由南京迪利西丝公司承担河北维得公司派驻的线下商务及其他派出人员的工资、提成、食宿等费用。 在招商过程中,河北维得公司招商人员采取虚构“蜜桃里”饮品品牌与其他知名品牌属同一集团或有合作关系等方式诱骗被害人至南京市秦淮区蜜桃里直营店考察商谈,由河北维得公司派驻的被告人石某、乔某坤及其商务团队在直营店内继续采取贴靠知名品牌、虚增经营业绩、购买知名品牌产品冒充自有产品等方式诱骗被害人签订加盟合同,骗取加盟费。之后,被告人一方消极履约,未能提供实质性的加盟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业务培训等服务,放任被害人经营失败。截至案发,以上述手段骗取30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共计5400余万元。叶某林、谭某竑后被抓获,石某、乔某坤主动投案。 审理结果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叶某林、谭某竑、石某、乔某坤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对主犯叶某林、谭某竑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至十二年不等的刑期,并处罚金,对从犯石某、乔某坤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并责令四被告人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宣判后,被告人叶某林、谭某竑提出上诉。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寄语 本案系江苏省首例利用民事特许经营为幌子而实施合同诈骗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众多投资者的财产利益,同时损害了被贴靠商标的商誉,造成消费者的混淆,更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透支了众多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破坏了区域营商环境,引发了大量纠纷。本案合理划定特许经营加盟行为的刑民界限,打击以特许经营加盟为诱饵的诈骗犯罪,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了大批特许经营加盟民事案件,同时也给众多的潜在受害人以警示。本案对于保护知识产权、教育企业合法依规经营、引导民众理性投资、参与行业溯源治理、维护市场秩序的良性运转提供了司法力量。